閻學敏

選個電視老大難 小編手把手教你買個“大牛貨”

时间:2010-12-5 17:23:32  作者:滅火器樂團   来源:胡美儀  查看:  评论:0
内容摘要:作為一個電視頻道的編輯,筆者本人都開始為選購電視頭疼,原因就是因為新品太多,噱頭太多,障眼法、煙霧彈更多,在這個打開短視頻平台搜一搜就能得到“快捷答案”的今天,說實話,已經很少有人因為選電視這件事兒,

  作為一個電視頻道的編輯,筆者本人都開始為選購電視頭疼,原因就是因為新品太多,噱頭太多,障眼法、煙霧彈更多,在這個打開短視頻平台搜一搜就能得到“快捷答案”的今天,說實話,已經很少有人因為選電視這件事兒,扒評測文章進行對比了。



  一方麵,消費者在應對需求的時候,更注重眼緣跟品牌“重量”,已經擺脫了曾經“能用就行”的最低標準,轉而變成了“取悅自己”的精神層麵需求。另一方麵,將自己巧妙隱藏“營銷號”甚至也能主導消費者的決策。現在,筆者自己也開始頭疼更換電視這個問題,也臨時有了一些之前沒有發現,而成為消費者角色之後,想要跟大家分享的問題。

  問題一:我需要哪些功能?

  從需求角度出發,永遠是相對合理的,當下有更換電視需求的小夥伴,對自己的使用一定要清晰,如果隻是給老人孩子使用,亦或是在線看看劇,那就完全沒有必要選擇很貴的電視,尺寸OK且價格實在就可以下手了。但如果你是像小編一樣的深度玩家,那就需要更多對畫質有實在提升的功能,這些將把你的需求提升至技術層麵。

  問題二:選個靠譜的品牌,國產相對更劃算

  作為在市場上活躍進百年的產品,電視這種靠畫質吃飯的東西,似乎真的存在“家族傳承”,從品牌綜合屬性的角度出發,“國產品牌選海信,合資品牌選索尼”是公認比較正確的方向,如果你不在乎所謂的商標加成,那麽同價位的國產產品,相對合資產品的性價比更高,參數也更華麗。

  問題三:馬上2022年,等新款還是抄底2021旗艦?

  就目前這個時間節點來說,在科技產品“買新不買舊”的思維影響下,很多人選擇了持幣等新機,但是,“等等黨永遠不虧”這句話,其實也是需要視產品線而定的,對於手機、顯卡、筆記本來說,性能直接影響使用體驗,你想等多久就等多久,下一個永遠更好。而對於電視來說,或許還真的不是這樣。

  索尼X95J 還是海信U7G-PRO?

  在腦子裏梳理完上麵的三個問題之後,我們的選擇目標似乎就已經被篩選到可以接受的小範圍了,以筆者的需求來看,作為遊戲機深度玩家,對於遊戲參數有較高要求,同時也是一個單身社恐從不去電影院,對於宅家觀影質量也有非常高要求,結合“索尼或是海信”這個宗旨出發,最後的目標就變成了是買X95J還是U7G-PRO。(可能很多人會問,你玩遊戲為什麽不選X90J?原因很簡單,畫質太拉跨...)


  最後還是入手了U7G-PRO

  最後還是覺得U7G-PRO更靠譜一些,客觀數據更華麗。同時索尼X95J也比較尷尬,說實話現在索尼在OLED產品線投入比例太大,液晶這邊的提升一年比一年小,諸位也不要迷信什麽“芯片無敵”之類的言論,說到底還是通過算法彌補硬件,究竟提升是否能夠充分量化和細化,這麽多年了,那些“索吹大佬”自己也說不明白。

  拆箱就算了,直接看“療效”吧...

  客廳空間有限的我,最後還是妥協的選了65吋的U7G-PRO,這個尺寸其實對於絕大多數的家庭都相當合適,上個月剛剛做過相關的調研報告,65吋已經取代55吋成為了現在最受關注的尺寸段,價格增幅合理觀感舒適,適用場景也比較多。


  做作的擺了個假花,U7G-PRO正麵顏值還挺能打的...

  說到電視的外觀設計,質感是最重要的,全金屬機身是比較好的選擇,塑料材質的產品上漆工藝再好,也總是會“差點意思”。舉個例子,小米也做設計,但看上去就是不夠高級,一方麵是品牌原因,另一方麵就是材質了,這是細節處見驚喜的功夫。


  底邊寬度表現優秀,屏占比表現喜人...


  工藝成熟,金屬切割、倒角都很講究


  沒有“大背包”一個低音炮在中間,屬於不搞花裏胡哨的實力派


  遙控器:常規少按鍵+NFC功能也給安排上了


  接口全麵,側麵拔插,背板有一定弧度,相對方便

  這個U7G-PRO的設計和做工比較令我滿意的地方,就是一些細節處的設計,包括背板到邊緣的弧形,在靠牆使用的時候,拔插接頭視野會比較好,底座重心也比較穩,前開叉的設計能減少向前傾覆的可能,這其實對於有孩子的家庭來說比較重要,要知道每年都有不少的小孩被電視砸,千萬不要小看底座的設計。


  插上攝像頭長這樣,不用的時候記得拔下來


  電視頂部歐洲杯LOGO,頂部可裝攝像頭

  2019年也是從海信開始,電視上紛紛搭載了一個攝像頭,讓我們從看電視,到“也能被電視看到”,這哥功能由如今來看,其實也並沒有對使用習慣產生改變,現在這種“可選性”能夠帶來更可靠的安全感。

  要說內容多,還得是國產電視更靠譜

  這雖然是我買來玩遊戲的電視,但是該有的功能絕對不能少,畢竟最近《雪中悍刀行》挺火的,既然買了電視,就實在沒有必要去忍受其他的小屏幕了,茶幾擺上啤酒飲料礦泉水,左手可樂右手炸雞腿窩在沙發裏看劇,它不香麽。


  海信聚好看目前比較好的資源整合運營商

  海信所有電視都搭載聚好看平台的內容,而聚好看平台的內容,是通過整合網上熱門的內容平台的資源而來的。這就意味著,你隻要購買這一家的會員,就能看到大部分的內容,目前聚好看的內容覆蓋程度還是非常不錯的。同時會員身份的性價比也比較高。

  至於廣告之類的事兒,畢竟還是比常規的有線電視少的多,話說回來,在國內現在電視這麽便宜,其實也是廣告的功勞,也不是給廣告洗地,隻是提供一個“自我麻醉”的思路供大家參考,畢竟無法解決,忍一忍也就過去了。

  ULED+XDR:畫質這一塊,海信今年遇見誰都不虛

  接下來的內容畫風逐漸硬核,建議各位寶寶在“懂王”的陪同下進行觀看...

  在技術方麵,“U7G-PRO這款產品絕對是值得說一說的,比以往的任何一款都有意義”,這個觀點是在我對U7G-PRO做完所有測試之後,得出的結論。同學們稍安勿躁,接下來的評測,三個技術的角度,好好聊聊這款產品。

  首先,以液晶為基礎的畫質技術已經很難有進境了,這一點從索尼旗下的液晶產品上就能看出來,業內人都知道2016年索尼Z9D係列產品對於行業的意義,曾經一度被認為是壓榨了液晶顯示技術的最後潛力,曾經我也是這麽認為的。被稱為“畫質”的,無非三個維度:黑場、亮度、色彩,拋開各執己見的色彩理解,黑場與亮度兩個維度,更能夠衡量顯示技術的參數優勢。


  日常使用亮度833.9

  U7G-PRO在這兩個方麵的參數絕對可以稱得上是華麗,出廠設置情況下,測得亮度表現為833.9nits,HDR模式下這個數值還會被繼續抬升,筆者認為1000左右是一個比較常態且可保證穩定的數值,如此的亮度表現帶來了什麽呢?請看下麵這張圖。


  簡單粗暴黑百對比,這個視覺衝擊力和細節


  黑場+細節+不漏光


  高光和暗場之間對比度,提升明顯

  第二個技術,就是海信在今年才提出的XDR,這個XDR其實跟蘋果的XDR顯示器命名的定義相同,就是“基於更好的技術,所帶來的更優於HDR,的高亮度和對比度”,HDR的其中一個技術特性:“讓亮的地方看起來更亮,暗的地方看起來更暗”,這其實說的就是亮度動態範圍,亦指通過HDR的算法進行優化,讓畫麵亮度提升,暗場部分下壓,以獲得更富有衝擊力視覺體驗。XDR就是在硬件亮度再一次提升之後,遠超HDR適用門檻的一個新的“門檻”。


  海信U9E“疊屏”電視:背光分區2,073,600個

  最後一個,就是海信一直在提及的ULED,其實就是海信的Local Dimming(動態背光分區技術)名詞,海信推出具有Local Dimming功能電視的時間,其實比其他電視廠商都早,廠商們對於動態背光技術的叫法不同,海信稱之為ULED,索尼則是動態背光大師、進階、精英版,三星則叫做全陣列式背光。


  黑場!黑場!黑場!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但需要注意的是,海信是目前動態分區做的最多的,沒有之一。2019年海信U9E,背光分區兩百多萬個,采用了當時非常激進的“疊屏技術”,因此目前海信也是對於背光分區控製最有經驗的廠商,ULED這個技術在動態背光技術問世時就開始冠名海信旗下高端電視產品群,普遍評價都非常高。

  堆料狂魔:144Hz電視有點意思

  說了這麽多畫質技術的東西,其實玩家還是更關心有關遊戲的參數,在這方便U7G-PRO做的比較“超模”,144Hz刷新率屏幕、HDMI 2.1、VRR、ALLM這些跟玩遊戲有關的配置,基本上都給拉滿了,其實玩PS5或是XSX,120Hz的刷新率也就夠了,這個144Hz回頭可以接上PC耍一耍,不過4K + 144Hz我的顯卡可能不太行,以後我或許會出一期單獨的遊戲測試,把PS5和XSX+PC都放在一起,用U7G-PRO玩一圈下來,再跟大家分享下感受。


  比較重要的這些賣點,在網上都有...隻是沒我說的那麽細(囉嗦)

  總的來說,U7G-PRO絕對有“堆料症”的嫌疑,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款U7G-PRO對標的是合資品牌的旗艦級4K電視,換算成索尼也就是OLED A9J這一級別的產品,不過U7G-PRO這個定價確實更有誘惑力。

  寫在最後:

  筆者在選擇U7G-PRO的時候,其實目的很簡單,馬上2022年了,我以一個穩定且優惠的價格,購買這樣一款配置超模的U7G-PRO,在最新的次世代主機(PS5和XSX)和HDMI 2.1接口的參數都確定之後,隻要U7G-PRO能夠喂飽接口和遊戲機,它就能滿足未來5-7年我的需求,此時入手相對剛剛上市肯定要更加劃算。

  其實電視的選購無非就是綜合我在文章前頭說的三個問題,在選擇產品的時候要反複的問自己,堅決捏住預算。同時對自己心儀的產品也要有清晰的認知,不能人雲亦雲。這是個淺顯的道理,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你,5000元的電視適合絕大多數人,但如果你跟我需求一樣呢?5000左右這個價位的產品群,可以說一個能用的都沒有。

  所以在選擇電視的時候,需求、價位門檻、有效的品牌標的,多思考才有靠譜的結論。同時也要線上線下多方比價,才有最大優惠。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兔肉燉雞腳網   sitemap